12日,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推进会暨2025年黄石市体育工作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是第十七届省运会备战之年和第十二届市运会举办之年,我市将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成体育强市。
推动群众体育创新发展
据悉,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建好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扎实推进湖北省“双创”工程项目建设,落实好湖北省十大民生项目、黄石市“十件实事”,建设好1个体育公园及1个球类运动中心、20个运动健身中心、20个乒乓球设施、30个全民健身补短板项目,进一步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持续做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工作。
办好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突出示范性,凸显普惠性,注重便捷性,办好黄石半程马拉松、第十二届市运会、大众足球联赛、“村BA”篮球比赛、“百队千人”气排球比赛等赛事活动,带动基层热闹起来、活跃起来、让人民群众高兴起来。积极承接十五届全运会气排球项目预赛(女子中年组)、中国龙狮公开赛、湖北省龙舟公开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活动。
做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加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培训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人,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不少于15000人次,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不少于3180人次,国民体质测试不少于3200份样本量。继续与四棵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合作,深化体卫融合,推进健康关口前移。
抓好群众身边的社会组织。发挥市县两级体育总会功能,持续壮大体育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组织活跃度,鼓励体育社会组织深入基层推广群众广泛参与的运动项目。
推动青少年运动项目建设
今年我市将科学项目布局,主动对接国家“633”重点项目,结合全运会、省运会备战工作,做到运动项目布局全市“一盘棋”。
同时,将在校园推广普及“三大球”运动,建立健全学校、县(市、区)、市三级青少年比赛赛制。加强黄石市足球学校建设,积极争取湖北省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落户黄石。积极申报和建设湖北省女子篮球三线队。支持黄石东楚男子排球俱乐部发展。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科学选材,跟踪服务国家队、省队重点运动员,争取更多黄石籍运动员在国家级、世界级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在深化体教融合上,将抓好大冶市、下陆区省级体教融合示范区建设,做好经验推广工作。加快建设黄石港区、西塞山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力争实现县(市、区)业余体校全覆盖,促进基层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
此外,今年还将举办黄石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暨“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赛事不少于12场,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项目资格赛(青年组)和男排20岁以下组资格赛以及湖北省青少年运动会等省级以上赛事活动不少于10场。
推动体育产业向新提质
为进一步扶持市场主体,今年将搭建体育企业间交流学习、资源对接、项目合作的平台,充分运用“黄石体育”小程序,助力体育产业发展。
树立“体育+”理念,全年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不少于100场,其中省级以上不少于20场,吸引更多国内外运动员及游客来黄,不断扩大体育赛事的溢出效应,实现赛事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融。
围绕创新消费场景,今年重点举办“与春同行”湖北休闲运动消费季启动式、体育庙会、休闲体育展、户外体育用品展、房车展等活动,发放健身消费券,实现消费增长。深入开展体育赛事“三进”活动,推出“跟着赛事游黄石”套餐,发动各体育场馆、俱乐部和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夜练·夜训·夜赛”系列活动,丰富市民夜间体育生活,拉动夜经济。
此外,还将大力发展轮滑、露营、徒步、水上运动等户外项目。依托黄石丰富的山水资源和工业遗产资源,建设文旅体融合示范项目,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争创全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记者 刘佳)